*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only.
英文有一句說道:don't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意思就是說,拿人了人家的禮物,就不要去檢視那份禮物,更不要去批評這份禮物的好壞。因為那一份心意,是不能夠拿來隨便言語的。與tt的相識過程滿奇妙的。有時候想一想,開始寫部落格從未想過有一天靠著寫格子互相留言的朋友竟然可以有這麼深的緣分。tt一家人看著我出國留學不說,又全家出動的接下花童、開新娘車、好命婆這個重擔!想起來真是慚愧。tt一開始提議請我去當寬比家教的時候我竟然還猶豫了好久。不過我猶豫也是有原因的。家教這檔事我出國前做了好幾年。我從來不收短期的家教。因為我根本不相信短期之內能真正學到什麼英文。好在那時候的家教學生與家長與我理念都相同。但後來回到台北來兼了幾次家教,不是對我不信任沒教幾堂課就說沒成效(廢話你沒上幾堂課怎麼會有成效?),不然就是教沒幾次,就也沒說明原因就從此斷了聯繫。我不希望接下熟人的家教,就是因為不願看到同樣的情形發生,然後造成雙方尷尬。失去家教學生事小。若因此失去了得來不易的友誼才是事關重大。我們溝通了好久後,才決定放手一試。沒想到這一教,我竟與這孩子投緣不說,連我們的友誼也晉級了。
天仙 x小仙女 x 倫敦熊的後花園
目前分類:【教學】教學心得 Teaching Is Me Life (28)
- Oct 13 Mon 2014 09:23
【食記】Aunt Stella 手工餅乾 - 一份禮盒一份情
- May 08 Sat 2010 08:23
【舊文重貼】全英語環境的利與弊
繼上篇【教學】如何塑造全英語環境後,此篇來延續探討全英語環境的利與弊。
首先,先來整裡一下上篇的回應。回應者分為兩類:一、英語教師及二、非英語教師者。
其中眾英語老師提出的觀點除了讓大家思考『全英語環境』的利與弊之外,也提出許多個人的經驗。無論是對學生、家長、或老師,相信看了一定有利無害。
- May 08 Sat 2010 08:23
【舊文重貼】如何塑造全英語環境
以前在H擔任全職英語老師的時候,從來沒遇到這種問題過。但自從來到J之後才發現原來許多老師認為全英語教學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也許有些老師會對我說:你的程度夠好呀!所以對你當然沒問題。
這是我無法當面回應的回復:身為一個美語老師,你怎麼可以懷疑你自己的程度?
- May 05 Wed 2010 23:51
【舊文重貼】老師的感動
我忘了當初我想當老師的原因。現實往往讓人遺忘夢想、理想。原本的熱忱被冷漠撲滅!當我們迷失了方向時,有誰會來幫我們再次亮起那指向理想的燈?
每一天,我出門前告訴我自己,我是英文老師!我的目標是教英文!但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時,別說是我,任何人都有可能迷失自我。我忘了,我不只是要當個英文老師,我還要當一個老師!一個能夠感動學生的老師!一個能夠啟發學生的老師!一位老師!
在我教書生涯裡,我遇到了不少令我感動的事物。在我進入補習班的第一年,我被分配到了一個【問題班】。B3班是一個問題非常多的班級。這一個班級,在我接收的時候,已經到了四級(一級三個月,所以他們已經學了一年了)可是超過一半的孩子連英文26個字母都還不太認識。程度不好也就算了!當時我只是個菜鳥老師,跟我一起配課的外籍老師卻常常放我鴿子!我一點上班,課是一點半開始。好多次我都是在二十五分或甚至三十分才確定他今天不會來!我也只好硬著頭皮去上課。被同是放鴿子這我也還可以忍受!最令我難忘的是,除了前面這兩點以外,這班的孩子態度上的問題也是我面臨的一大挑戰之一啊!有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常常被其他同學欺負。好不容易,進度被我補的差不多了,卻又因為被欺負而決定轉別間補習班!而欺負他的那位同學,其實也不是不良少年啊!記得他升國中後(離開兒美),遇到我還會跟我打招呼,哈拉一兩句。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May 05 Wed 2010 23:45
【舊文重貼】甘苦談
盲目的工作讓我有時候都忘了當初為何會離開補習班。
兒童美語很累人。因為你除了要會英文,你還要會教書。除了會教書,你還要會玩遊戲。你要會玩遊戲,還要會哄孩子。除了哄孩子,還要騙家長。當初就是覺得自己快要變超人才離開補習班的說。
不過離開後又覺得每天只看到那同樣幾個學生都沒什麼變化,沒什麼新鮮的事情。也沒有同事可以談天說地。所以後來又回到補習班來了。
- Sep 19 Fri 2008 10:54
【教學】如何選擇英語補習班
【以下純屬個人經驗分享】
雖然已經卸下英語老師的身分,但這幾年來的家教以及補習班、安親班教學經驗,其實收穫最多的不是我教的學生,也不是出錢贊助我出國的家長,而是我自己。這些收穫,豈是金錢能夠衡量的?現在課程全部結束,使得自己比較有時間去思考以及整理這幾年來得到的收穫。此篇文章獻給所有想為孩子們鋪一條輕鬆又有效的美語之路。雖然只是個人意見,但相信對於對美語界完全沒有概念的家長們,應該會稍微有點概念。也相信各位美語老師看到此篇文章,也很樂意分享他們的看法。
【安親美語】
- Aug 27 Wed 2008 11:32
【教學】最後一堂課幕後花絮
- Aug 27 Wed 2008 10:27
【教學】最後一堂課
- Aug 26 Tue 2008 19:24
【教學】兩張白紙
寫作永遠是最難教的。在我短短幾年的教學經驗裡,沒有看過一本適合初級學生的寫作教材。這是否意味著置有高級數的學生才能寫出一篇文章?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利用學生自己認識的單字及文法結構,只要動動腦筋,其實也可以寫初一篇簡單的文章。
- Aug 22 Fri 2008 23:08
【教學】天馬行空 Out of My Imagination
三個月前,我給了學生一項任務。那個任務就是要用該級數所教到的文法重點以及單字全部都寫在一篇文章裡。不過因為我自己在brainstorming這一塊準備的沒有像上次那樣周全,許多學生寫出來的作品,其實我不是太滿意。但有個學生到了最後期限沒把文章交出來。每一次上課我都要催他一次:『文章呢?』催到後來,他家人每次來接他也都會幫我問。到最後,連班上同學也開始虧他。
三個月過去了。這個班級即將因為人數不足+老師烙跑而走入歷史。禮拜三最後一堂課時,我終於忍不住跟他說:『你文章...寫多少,我就看多少。我只是想看到你真的有進度。』就這樣,他才勉強把未完成的作品拿出來給我看。
直到今天,我才把他拿出來看了一遍。因為想把他打出來,張貼在補習班的牆上。結果我越打...就越了解,為什麼這篇故事,他會拖到三個月還寫不完.....
- Aug 18 Mon 2008 10:17
【教學】My Family Tree NG版
上篇說過其實接受這個『懲罰』是有兩位學生。可是上篇怎麼只有貼其中一位的呢?這樣是不是很不公平呢?老師是不是偏心啊?其實不是。原因是因為錄了好幾次,沒一次okay的。錄到後來,連我也不想再錄了。
My Family Tree
Take One
- Aug 16 Sat 2008 06:41
【教學】My Family Tree
其實這天進教室前,lesson plan裡面根本沒有計畫要做這項活動。但你們有看過我學生畫的圖,就知道他們可愛的圖使得我變成了心機很重的一位老師。今天教的句型是: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There are X people in my family.
- Aug 10 Sun 2008 00:48
【教學】How many are there?
說到自己的教學風格/特色?實在很慚愧。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教具做的超陽春,所以到後來乾脆都不做。遊戲嘛,也只會那一百零一招。連簡單的畫圖都連的三歲小孩都不如。這樣的老師上課怎麼會好玩?
其實我覺得每次上課都很好玩。不過都不是我在好玩。都是我的學生在炒熱氣氛。
- Jun 13 Fri 2008 01:51
【教學】不得好「走」
- May 18 Sun 2008 22:29
【教學】一個就夠了
- Mar 31 Mon 2008 11:40
【教學】My Very First Essay - Final Draft
這是大家按照我設計的Brainstorming Worksheets[點入看舊文]寫出來的final draft。這個方式不只讓學生非常清楚寫作的方向,也減輕不少老師在指導以及批改過程中不必要的負擔。
看圖片中的日期就知道,其實在二月底他們就已經完成了。整個過程約三四次上課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 Jan 29 Tue 2008 10:09
【教學】My Very First Essay - Brainstorming I
有什麼題材,會比『自己』更容易?再加上13級強調的文法就是現在簡單、現在進行、及未來式這幾個時態。如果能夠在文章內"順便"練習及加強這個級數所接觸到的文法重點,應該是最好的了。
首先,告訴學生一篇essay的結構:
- Jan 19 Sat 2008 00:01
【教學】溝通
- Dec 21 Fri 2007 13:50
[Skit] There is No Santa
Narrator: Every little kid believes that Santa Claus comes to their house and gives them presents every Christmas. But is there really a Santa Claus? What happens when people tell you “There is no Santa Claus”? Let Boy 1 and Girl 2 tell you.
(In one corner of the classroom)